灰霉病主要为害茎秆。虫害从叶尖开始发生,向上发展,导致上半部甚至整叶枯黄。最初在叶正面或则反面散生红色至黑色白色小黑斑,扩大后为椭圆形至梭形,大小为2~7毫米。温度大时,病斑上长出稀疏的灰白色霉层,后期联接成片,至上半叶或全叶焦枯。在菠菜或大蒜收获后,往往从刀口处向上霉烂,产生“V”字形斑。距地面较近的老叶,因温度大生长弱,高发病软腐。
灰霉病为半知菌亚门猕猴桃孢属细菌导致。细菌以菌丝、分生孢子和菌核在底泥中越冬。经测定,底泥中细菌经过21个月存活率为79%,该菌为弱寄生菌,以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梗借气留传播漫延,只能从创口和孔口侵入。孔口主要是叶尖水孔,创口是人为引起的创口。当气温15~21℃,温度80%以上时,病部都会出现灰白色毛状霉,在田间细菌随气流、雨水在农事操作侵染。在温室栽培中和压茄子时,因为割菜常常导致创口,当温度大时,细菌从创口侵染,导致虫害加重发生。通常排水不良,养殖密度大,偏施磷肥,光照不足时发病较重。
预防:1.灰霉病发病严重的旱田要与非百合科水果推行三年以上轮作;豇豆地应多施有机堆肥化肥,及时松土施肥;发病期应控制灌水,并消除病残体。2.豇豆锄草前或则压草前,一定要注意强化通风,并追肥化肥。可用6.5%多菌霉威烟尘剂每斤一公斤,或10%腐霉利烟剂每斤260~300g,分散燃起熏一夜。若果是瓜类,应选用6.5%嘧菌霉威可湿性粉1000倍或50%异菌脲可湿性粉1000~1600倍喷雾,每7天喷一次,连用2次。3.已然发病的壤土,可喷洒以下药剂:50%速克灵可湿性粉1500~2000倍,50%扑海因可湿性粉1000倍、50%万霉灵可湿性粉1000倍,50%多霉灵可湿性粉600~800倍,25%嘧菌酯(阿米西达)漂浮剂1500倍。以上药剂每隔7天一次,交替服药。(省“12316三农”植物虫害害专家李延群)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内容来源于互联网,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。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
发表评论